中世紀以前,知識傳播的途徑除了口耳相傳,就是依靠文字進行記錄,當時埃及用蘆葦葉製作的 “草片” 經過地中海買到了歐洲,而中亞和歐洲使用羊皮書寫,南亞使用貝葉書寫,東亞則是用竹簡或絲帛作為書寫材料。知識的傳播是昂貴的,獲取知識對於絕大多數民眾來說並不是可以輕鬆實現的事情。今天,我們站在 21 世紀的第三個十年之中,人手可及的 APP、AICG 快速生成的內容等,似乎都在告訴我們知識是多麼易於獲取。
但是,信息的易於獲取,並不意味這社會面趣味的提升,恰恰相反,整個社會的趣味正在變得越來越糟。
接下來讓我們試著分析一下,社會面的趣味乏味是什麼樣的
趣味乏味的體現#
我們可以將問題按照不同的層級進行劃分,從而可以對其進行更為有效地分析和理解。在這個問題的分析上,可以簡單分出兩個層次來談,就是個體層面和社會層面,個體是社會的最基本組成單元,分析個體是我們了解系統的基礎,但是社會並不是個體的簡單相加(涉及系統結構和個體之間的連接結構,後續會寫文闡述),所以我們通過個體並不能窺探社會面的情況,我們還需要從社會層面進行了解,試圖更接近問題。
首先,就讓我們來試著分析一下,個體層面和社會層面的趣味乏味的情況。我們會試著梳理趣味乏味的體現以及其原因。
個體層面#
在個體層面,趣味是一個值得玩味的名詞,對於有些人來說趣味是可有可無的;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趣味則顯得無比重要。
審美單一#
審美,來自積累,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被教育的,不管最開始是經他人耳濡目染的傳授、學校系統化的教育,還是自我額外的探索,都需要某種契機讓我們去接近,去理解什麼是美,從而逐漸形成一種審美觀。
從所有人來說,幾乎很少可以找到一個沒有審美的人,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欣賞的東西或形式,區別在於,我們的審美是否是單一的。有的人可以欣賞各種各樣的、不同風格的東西的美,試著去嘗試和理解不同事物,而有的人只可以看到自己熟悉的東西,對其他東西毫不在意。
如果說只喜歡或者只欣賞一種事物 / 風格,並不算審美的單一,更深層的情況是,這中單一當中可能當事人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也缺乏思索:我為什麼喜歡它、我喜歡的東西的美在哪裡、我的審美觀是什麼……,顯然這些審美單一的人和有豐富審美意識但堅守一種風格的人是不同的。前者可能從來沒有思索過什麼是審美、自己為什麼喜歡,只是出於一種有限接觸中形成的感覺;後者則對自己的審美、對審美的對象進行過深入的思索,最後按照自己的情況進行取捨之後的抱元守中。
排斥不同#
個體趣味之乏味,如果僅僅是自己審美的單一,並沒有什麼可以讓外人指手畫腳的,但是這種審美的單一造就了個體只可以看到自己所處的位置,對除此之外的區域漠不關心同時還懷著這種不關心基礎上產生的狹隘情緒對抗自己之外的人事物。
就外形打扮舉例,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人自己穿美式運動裝(當然了這種服飾風格是當今社會最普遍的存在),然後這些人看到穿著二次元、古典、科幻之類風格的人,就會對人家指指點點,這種對於不同事物缺乏最起碼的尊重和理解的情況,正是行為發出者自身審美狹隘的體現,他們只能接受自己承認的東西,除此之外堅決抵制,甚至不惜越界傷害他人權益以期捍衛自己內心中的觀念。
社會層面#
個體是社會的基本元素,但是相較於微觀的個體,宏觀層面上的社會並不是個體總加成的結果,而是有其獨立運行的邏輯。
基本面控制#
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如果我們從普通民眾的層面看,我們更在乎的是自己的生活質量、生存的幸福度等。但是在社會層面上,不管是社會的管理人員還是組成社會的普通人員,都要受制於整個系統,同時也就意味著要為整個系統的有效運行而存在。
那麼,從整個系統有效運行的角度來看,組成系統的個體之間越是元素一致,對個體進行組合從而達成管理者意圖實現的系統目標的可能性就更高,系統的穩定性也越強。個體的趣味多元會導致個體的行為以及取向的多元,這種多元在系統層面上看到的是個體的無序,無序必然導致整個系統的穩態下降,這對社會的長期穩定運行必然是不利的。
所以我們就會看到,人類在許許多多甚至幾乎所有時代都會進行嚴格的社會面管控,保持個體趣味的單一,這種單一更有利於社會管理者對整個社會系統的把控。
成本考量#
出於社會管理者對社會系統有效運行的目標實現,對全社會進行趣味單一的管控是他們的主要方法,這種方法所消耗的管控成本是可控的。只需要保證整個社會的趣味不往多樣化的方向演進,整個社會就會形成一個不斷自強化的場域,前面被場域教育的個體會自覺的對後來的個體產生影響,而後來的個體會不自覺的在這種場域中成為系統想讓他成為的模樣。
社會管理者們對社會面進行管控是需要投入極大的成本的,一旦成本超出社會所能承擔的有效閾值,那社會就會崩潰,所以出於成本考量,讓個體的趣味單一這種貌似一勞永逸的手段,恰恰是一項極為有效的選擇。
趣味帶來的優點#
在我們對趣味乏味的表現進行了分析之後,我們或許會想 “那麼趣味有什麼益處,我為什麼需要它呢”,了解一個事物可以對我們產生的有益影響是我們願意接受它使用它的起點。
接下來還是讓我們一起從個人層面和社會層面進行探索,試著去發現趣味所能帶來的益處是什麼,這將幫助我們發現趣味的優點並幫助我們成為有趣味的人。
個人層面#
對於個人來說,我一直希望自己成為一個 “有趣而得體” 的人,人的生命實在是太渺小了,在有限的時間中去更多的探索未知、了解世界,成為一個有趣的人,這對我有無限的吸引力。
個人生活的多元#
有趣味會讓我們有一種開闊的視野和態度,我們會對生活中的風、雨、陽光、朝露、晚霞、人、物…… 都產生好奇,我們會更樂於去感受生命的豐富和生活的多彩。
隨著趣味在個體身上的逐漸積澱和發展,我們的審美會更為多元,在這種審美的驅使下我們會樂於嘗試此前從未踏足的領域、學習之前沒有關注的知識、認識更多有趣的朋友,我們的生活會跳出之前單調乏味的境地。
幸福生活的開始#
趣味所帶來的是生活的多元,多元並不是亂糟糟的一大堆東西的堆砌,而是基於我們對於每一樣事物的欣賞和深入感受產生的認同感,這種從不同事物處得來的認同感因事物本體的不同而不同,從而構成了豐富多元的個人生活體驗,這些體驗讓我們內心充實和滿足,讓我們的生命體驗感受到幸福。
社會層面#
對於社會系統來說,讓系統中的個體趣味變量保持在低檔是易於系統穩定性管控和成本控制的方法,但是並不意味著從社會層面上來說不能讓個體的趣味變量變高。或許個體趣味的變高,恰恰是一種對社會系統有益的手段。
創造的湧現#
從社會層面來看,社會系統中的個體的趣味變高會讓個體更為活躍,這種活躍當然會有混亂的成分,但是如果對輸入的趣味源加以篩選,個體所接受到的趣味將是有益於社會系統的,個體的發展會帶動整個社會系統的更新換代,不同個體互相之間的影響在社會這個大的場域中不斷來回激蕩,產生的結果是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都更為多元和有趣味,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湧現出難以預測的新鮮創造,從而讓社會朝著更高層級發展。
全方位的進步#
正如上面說到,豐富多元的個體趣味互相之間的激勵會讓社會系統內有更多新鮮創造的產生,這些創造力以及被激活之後能量滿滿的個體,將共同對社會系統及系統結構進行再塑造。從而讓社會系統的生命力得到強化,整個社會的文化、商業、政治、藝術、民生等所有行業都發生全方位的進步。這對於社會系統或者系統中的個體都是有益的,系統生命力的提升對於整個系統的發展也將產生出難以預測的效果。
作為個體如何有趣#
我們從社會趣味這個話題出發,試著探索了趣味在個體和社會兩個層面上的表現及原因,接著又在這兩個層面上尋找了趣味的優點以及趣味所能帶來的改變。對於我們生活在當下的個體,每一個實實在在的人來說,或許我們並不能影響社會這個系統的變量,但是我們可以在系統中發揮自我角色的能動性,在可以操作的有限區域內做出自己的改變。主要從下面三個方面談論一下我的一些方法
興趣方面
-
熱愛生活,保持好奇
感受生活的美妙和難得,不要讓自己對周遭的事物變得麻木,保持好奇和探索欲
-
不要把自己拘束在一個範圍內
“這個我不了解” 然後就不管了,不懂無所謂,可以多去查資料多看多試,不斷的去了解不知道的東西,世界龐大而我們渺小,我們知道的像沙漠中的一粒沙,所以不要害怕,去了解更多你未知的。
-
多去嘗試
嘗試、了解,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就繼續深入,不適合的就尋找下一個未知事物,嘗試自己以往不了解的事物的過程也是美妙的,這個過程中我們得以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我們得以思索自我、了解自己。
交友方面
-
求不同
和各種各樣的領域內有趣的人交往,從 Ta 們身上學習。
-
求於名師
取法上,得中;取法中,得下。所以既然要學我們就向大師學習,很多人會說我們沒錢請大師,也有人說我沒考上好大學,更有人說我們這個時代沒大師,其實最簡單成本最低也最高效的方法就是買你想了解的領域中最有成就的人的著作進行閱讀,慢慢讀,去思索 TA 思索的東西。
整體態度
不管是生活、工作,都是我們的表現場所或者說表達環境,我們是誰,是通過我們喜歡什麼厭惡什麼和誰關係好所表現的,也就是上面說的興趣和交友。從更為宏觀的角度說,我們作為一個個人在趣味發展方面所需要的態度是什麼,我能想到的就是:
-
尊重他人選擇
-
不得有損他人利益
-
好奇、探索、投入
好了,社會趣味的乏味造就了這段思考,期待這種乏味會變少,那就是美妙的事情。
而我們,就且讓自己先變得在趣味上不至於太乏味吧 :》
冬日暖陽,時而照上窗台,祝安🧸
已讀清單
書:
《贏在頂層設計》高建華
《讀書、認知與投資》雪球網
《 Web3 開源教程 》北大區塊鏈社區
《和尚與哲學家》
《深入理解以太坊》王欣
《 2022 上半年區塊鏈安全及反洗錢分析報告 》漫霧科技
《大教堂與集市》
《深入理解以太坊》
《看不見的女性》
《100 種杭州》肖全
《格調 - 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
《Web3.0,下一代互聯網的變革與挑戰》姚前 等
課
《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看理想
你還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
Mirror:Hoodrh
Twitter: Hoodrh